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聚焦产业振兴巩固昆明脱贫成果

聚焦产业振兴巩固昆明脱贫成果

2024-03-28 19:03:01 [休闲] 来源:蓝琛资讯网

原标题:聚焦产业振兴巩固昆明脱贫成果

位于富民的聚焦高原云果产业园。都市时报记者孟祝斌摄

一声号角,产业成果以实际行动兑现承诺;一以贯之,振兴佛心印以坚定信念迈向小康之路。巩固

截至目前,昆明全市已如期实现3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脱贫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聚焦现行标准下9.6万户35.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产业成果预期目标,全面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振兴但脱贫并不止于摘帽。巩固

按照“两出两进两对接一提升”的昆明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昆明市正加快推进产业组织化提升,脱贫全力推动全市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聚焦扶上马再送一程,产业成果促进脱贫成果巩固、振兴质量提升。

荒田村“不慌”

比这个夏天更火热的还有荒田村。

42岁的苏光富,在烟田里干得可来劲了。“去年我种了10亩烤烟,交售烟叶1447公斤,得了41000多元。佛心印今年我在烟田里套种了豌豆,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减少了化肥使用量。”他说,这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持续不断地开展产业扶贫。

荒田村位于嵩明县牛栏江镇,距离嵩明县城40多公里,地处嵩明、寻甸、马龙、宜良四县区交界处,是个鸡鸣四县、山高坡陡的边远贫困山区。全村472户182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379人。脱贫致富,无疑是这个村庄最重要的事。

作为这个村的一员,2013年,苏光富一家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他告诉记者,家里有五口人,7亩耕地、4亩林地,退耕还林面积4亩,家里还有一儿两女上学。因缺乏资金、技术以及交通条件落后,家里一直很贫困。2013年底,苏光富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了村委会组织的烤烟种植等技能培训,并将烤烟种植作为家庭增收项目。此后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钱包一年比一年鼓。

党的十八大以来,荒田村充分利用村内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或发展烤烟套种,或养鸡,或养蜂酿蜜,或发展乡村旅游……家家户户为脱贫致富铆足干劲。

目前,荒田村已制定农民增收方案,包括苏光富家的烤烟增收计划以及养蜂增收计划、农旅融合计划等。在养蜂增收计划中,村委会请来了养蜂专家,为村民讲解和操作养殖、繁殖技术。仅此项计划预计带动全村年销售蜂蜜约2000公斤,按1公斤150元计算,每年增加经济收入约30万元。

如今,荒田村的村民再也不用为贫穷心慌了。

6.7亿元资金再添产业振兴底气

摘帽不摘政策,产业资金“送一程”,才能让脱贫攻坚更有底气。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毕强表示,今年,在项目资金安排上,昆明市加大了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贫困县产业扶贫投入占财政涉农整合资金比例达30%以上。具体地,2020年昆明市有扶贫任务县(区)计划投入产业扶贫资金总预算6.7亿元,占整合涉农资金总预算12.9亿元的51.64%,现已下达产业扶贫资金5.3亿元。

2020年市级财政继续向三个脱贫摘帽县(区)追加60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因地制宜重点推进寻甸县云岭牛、功山羊、苗鸡、马铃薯,东川区小江流域干热河谷区农业产业科技园、中药材、畜牧业,禄劝县中药材、农产品特色物流体系建设和核桃、板栗、青花椒提质增效10个特色产业发展。

同时,昆明市大力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在出列贫困村推进实施“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力争每个出列贫困村有1至2个产业发展项目,每个贫困户有1个增收项目。荒田村也是“菜单式”产业扶贫的受益地区,成就了该村苏光富家烤烟套种、苏德刚家虫子鸡养殖、潘正刚家养蜂酿蜜等贫困户的增收项目。

对荒田村等贫困村来说,摘帽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依然存在,确保贫困村脱贫后不返贫是关键。

“在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重点抓好持续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带富能力、做好基础保障四个方面的内容。”毕强说,昆明市已把产业发展作为稳定脱贫的首要任务,积极推进已脱贫地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围绕菜、花、果、烟、药、畜等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培育和打造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

扶贫县区产业覆盖率100%

坚持尽锐出战,在摘帽不摘帮扶上“送一程”。昆明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扶贫办主任周开龙表示,为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按时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历史性决战,昆明市正多措并举促增收:包括全力提升产业、就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经营主体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有劳动力、有产业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与1个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生产经营合作关系;加大脱贫地区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确保有意愿的建档立卡劳动力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次。

事实上,这样持续用力、接续发力的帮扶,在全市贫困地区比比皆是。还是荒田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嵩明大发养殖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荒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养鸡。这一项目2019年3月投产,当年就带动荒田村集体经济收益286834.6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收益124000元。在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后,嵩明大发公司又将这一模式扩展至牛栏江镇大箐村,预计今年将初步产生效益。

据毕强介绍,类似“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推进产业组织化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全市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的措施之一。目前,结合实际,昆明市积极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动和提高农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

统计显示,昆明市现有扶贫任务县区参与产业扶贫的新型经营主体1727个,其中企业278个、合作社1390个、家庭农场等其他新型经营主体59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6万户28万余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率92.8%。实施“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双绑机制,昆明市有扶贫任务县区已绑定企业181个,已绑定合作社561个,通过“双绑”绑定贫困户4.9万户18万人,“双绑”覆盖率60.8%。有扶贫任务县区产业发展覆盖率达100%,产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

脱贫不是终点,小康才是目标。在一个个贫困堡垒前,昆明市通过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全市农村群众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全面实现。如今,全市脱贫攻坚重心正由消减贫困,全面转向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奋进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征程上,脚步铿锵、旌旗如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首席记者 廖兴阳)

(责任编辑:时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