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科学认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辩证关系

科学认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辩证关系

2024-03-29 08:54:19 [娱乐] 来源:蓝琛资讯网
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科学地位、作用和功能也是认识有所不同的。国内大循环是国内国际关系绝品透视保镖主体,具有基础性、双循主导性作用。辩证国际循环主要是科学服务于国内循环的。
  中评社北京3月12日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认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关系新发展格局,是双循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辩证战略决策,是科学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认识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国内国际关系是双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辩证战略谋划。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绝品透视保镖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为此,必须科学认识和把握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更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和更高水平的国际循环,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的联系和区别  人民日报发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文章表示,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都是保证一个国家经济循环运行的重要条件,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持续不断循环往复是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国内大循环的畅通运行很难离开国际循环。以生产环节为例,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推动下,各经济体国际化程度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对国际循环的依赖度不断增强,大到一个产业发展、小到一个产品生产,都很难脱离国际循环。目前很多主要工业品是全球化产品,是由许多国家共同生产完成的。比如,苹果手机XS Plus包括1000多个零部件,由美国、韩国、日本、中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共同完成。汽车行业中全球化程度较高的几种车型,海外制造的重要零部件超过100种,产业价值链上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7个。从消费环节看,国内国际消费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个国家既要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也要出口或进口必要的产品。这不仅是受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等比较优势的影响,同时一个产品尤其是创新产品只有通过开拓国内外市场才能更快更好实现规模经济性。此外,分配、流通环节的国内循环也与国际循环有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国际循环要通过国内大循环发挥作用。促进国际资本、国际要素、国际市场更加紧密与国内的要素禀赋和市场需求相结合,能够更好推动一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例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很好地与中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结合,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也是有所不同的。国内大循环是主体,具有基础性、主导性作用。国际循环主要是服务于国内循环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都是提高本国人民的福祉,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特别是作为大国经济体,只有建立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才能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大国的经济发展是以国际循环为主体的,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主要发达经济体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般在80%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践中,我们要注意防范一些认识误区:一是只讲前半句,片面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主张在对外开放上进行大幅度收缩;二是只讲后半句,片面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不顾国际格局和形势变化,固守“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旧思路。当前,中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生变化,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一步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和国内经济循环实现发展,但也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封闭式国内循环,必须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通过内循环牵引外循环,形成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  文章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体现了国内国际双循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互促进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必须发挥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90%以上,其中有7个年份超过100%。当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进一步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更多依靠国内供给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保证中国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同时,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突出,具备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良好基础条件。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